详情
贴片广告图片

清明的思念

原创文学 18862阅读
清风徐徐
清风徐徐Lv.9楼主+关注
2018-04-05 17:21 来自浙江 嘉兴

 老爸与一袋面的故事
□ 毛 初 一

光阴荏苒,清明又至。在这缅怀故人的日子里,让我想起老爸与一袋面粉的故事,谨以此文怀念逝去的亲人。 

老爸是1950年参加工作的老干部,当年在多个部门任过职,因为工作出色,曾被抽调参加县委工作组,到各乡(镇)指导工作,1966年调县粮食局计划股工作。
  
  1971年5月的一天,下属的石门粮站在商品盘存中,发现少了一袋面粉,经连夜检查核对都未查出,在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,这事非同小可。第二天,少了一袋面粉的事就上报到粮食局李局长。李局长是个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南下干部,办事雷厉风行,马上指派我老爸调查此事,并再三叮嘱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。
  
  老爸一到粮站,顾不得喝一口茶,就翻阅账册,查核报表,算盘打得啪啪响,然后直奔仓库现场。他在仓库里连转3圈后,突然眼睛一亮,高喊道:“有答案了。”原来老爸发现仓库里面粉堆放得过高,已接近窗户,一定是外面的人通过窗户偷走了面粉。接着他一边吩咐工作人员加固窗户,亡羊补牢,一边盘算着怎样查出这个偷面粉的家伙。可是人海茫茫,要查出这个偷面粉的人比大海捞针还难!
  
  老爸想到了在县委工作组学到的经验:做一切事情都要走群众路线。于是利用晚上时间,走家串户,与群众交朋友、拉家常、寻找突破口,两天下来,几乎走遍了粮站附近所有的人家,也没有得到一丝线索。但他并不气馁,就在第三天晚上,准备回宿舍的时候,无意之中走进了一家裁缝店,在与店主交流中得知,有个叫姜胡子的人,前些天曾用自己染成的布料给小孩做衣服,布料上能隐约看出“中粮”的字样,很可能是面粉袋染成的。这一线索让老爸如获至宝,立刻和生产队干部取得联系,一起来到姜胡子家。
  
  姜胡子得知自己被怀疑偷面粉后,气咻咻地喊道:“你们有什么证据证明面粉是我偷的?千万别冤枉好人啊,我可没偷过面粉。”这时老爸眼睛一瞄,看到晾衣竿上有小孩衣服,就走到晾衣竿跟前,果真是用面粉袋染色后做成的,当即取下来放到姜胡子面前,说这就是证据。在证据面前,姜胡子的头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耷拉下来,哭着说:“我是万不得已才去偷的。”然后竹筒倒豆子般道出了原由。

  
  原来,姜胡子有4个孩子,家境艰难,天天在生产队干活,还是不能解决一家大小的温饱。当时正值青黄不接,家里已经没有一点存粮,孩子天天饿得嗷嗷叫。有一天路过粮站,透过窗户看到粮站的仓库里堆放着好多面粉,就留了个心眼,夜深人静时壮着胆爬进窗户,偷了一袋面粉回家,给孩子们蒸馒头吃。面粉吃完后,面粉袋也舍不得丢,自己用染料把面粉袋染成蓝色,给孩子做衣服,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发现了。
  
  听了姜胡子叙述,老爸严肃批评了他的错误做法,和生产队干部一起对姜胡子进行了思想教育。姜胡子承认了自己偷面粉的错误,并写了检讨书,承诺等粮食收割后用稻谷抵交欠粮站的一袋面粉。
  
  案子终于破了,老爸回到县城,得到了李局长的表扬,但他始终高兴不起来,他心里老想着姜胡子家的困境,于是私下寄给姜胡子自己积攒下来的15斤粮票,告诫他不要再做违法的事,给孩子们做好榜样。
  
  往事如烟,转眼间老爸破案的事已过去40多年。如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再也不会出现像姜胡子那样为解决温饱而去偷面粉的事了。

国际花城凤鸣苑-西北1门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广告图片 广告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11
城市通